國家衛生健康委9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有關情況。

       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據測算,“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我國老齡化呈現數量多、速度快、差異大、任務重的形勢和特點。面對即將到來的中度老齡化、重度老齡化,該如何應對?“老有所養”如何保障?


我國養老呈“9073”格局,養老服務發展重心向居家社區傾斜

       近年來,我國形成“9073”養老模式,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也就是說,我國老年人大多數都是居家和社區養老。對此,國家近年來不斷推動養老服務發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區傾斜。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永新:指導推動各地在區縣層面建設連鎖化運營、標準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2萬個,床位308萬張,分別占到全國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數和床位數的88.9%、38%。2021、2022年,投入22億元支持84個地區開展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在這些試點和提升行動中,推動各地探索形成家庭養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急“六助”服務,探訪關愛,互助養老等滿足老年人多元養老需求的服務模式。


多地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

       為了推動居家養老市場的發展,各地和相關產業也在積極探索居家養老領域的發力方向。眼下許多機構也正在積極研發高科技、智慧型的養老產品。據統計,2021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領域新申專利共1116項,其中發明專利513項,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型技術,正在被逐步應用到養老用品中。


醫養結合 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

       醫養結合是應對老齡化的一個重要手段。醫養結合整合了養老和醫療資源,大大滿足老年人的需求。9月20日的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國家衛健委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破除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難點堵點,目前醫養結合的標準規范體系初步建立。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流程。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增加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截至2021年底,全國醫養簽約數是2017年的6.6倍;兩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數較2017年增加76.7%。


640.jpg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下一步,一是深化醫養資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等接續性醫療機構,健全醫養合作機制。鼓勵農村地區通過毗鄰建設、簽約合作、兩院一體等多種方式實現醫養結合。二是加大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支持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為失能、高齡等老年人提供居家醫療服務。

       近年來,各地加快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幫助他們過上更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在我國,在醫療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只占少數,超過90%的老年人都是依托社區居家養老。

       其實,對于許多行動不便、失智失能的老人,居家養老最方便的是有專業人員能夠上門提供醫療服務。目前各地也在紛紛開展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試點工作。我國居家養老上門醫療服務還需補齊哪些短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室主任 馮文猛:從實際發展看,居家養老上門醫療首先要解決居家上門醫療人員特殊培訓問題;第二是在相關制度規范上,需要在全國形成相對統一的居家上門醫療制度規范;其次是需要制定相對完善的居家上門醫療激勵機制,讓上門服務的人員有更好的積極性;第四是提升社區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能力。


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無障礙和適老化的環境對于老年人來說也非常重要。在9月20日的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讓老年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適、更加便利。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 張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同步開展無障礙設施、適老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如支持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開展住宅單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樓梯上增設安全扶手等。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5.1萬部,這項措施讓很多長期居家老年人實現了走出家門、走出樓棟。同時,我們結合人行道凈化專項行動,對人行天橋在內的既有道路和設施進行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建設率。


我國正建立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健康老齡化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徑。什么是健康老齡化呢?簡單講就是維護老年人的內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環境,延長老年人的健康預期壽命。

       9月20日的發布會上介紹,當前,我國正在建立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位一體”、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2021年,大約有1.2億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鄉社區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務。截至2021年底,全國設有老年醫學科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達到4685個。到2025年,將在60%以上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建成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約2.1萬個,設有安寧療護科的醫療衛生機構將超過1000家。


640 (1).jpg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老年健康預防保健、醫療服務、健康照護等工作,特別是要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癡呆防治和老年心理關愛四大行動,目的是提升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讓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

上一篇:山東提前4年達到國家養老規劃要求:14市入選國家居家和社區養
下一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